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释义
    2018年3月11日,中国通过宪法修正案,为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根本法支持。
    法律分析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与时俱进地体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的有机统一,就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根本法的形式给出了答案。
    拓展延伸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演变及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时期。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科学发展观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我国的宪法中得到了明确的体现和强调。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它不仅在教育、宣传、法律等方面发挥了指导作用,还在社会文化建设、道德规范、社会风气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演变反映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也体现了我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和社会进步的方向。它的出现和发展,为我国的社会稳定、繁荣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和道德基础。
    总的来说,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它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社会进步和文明提升的重要标志。通过不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语
    新时代的宪法修正案于2018年3月11日通过,体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的有机统一。它为我们指明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这一修正案以根本法的形式给出了答案。同时,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也在扩展延伸中得到了阐述。通过不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十四条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3: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