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探究伪证罪:立案标准的演变与争议
释义
    伪证罪的立案标准包括:伪证行为对他人刑事处罚、犯罪逃避、冤假错案、经济犯罪销毁罪证、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其他严重后果等影响;伪证罪的量刑标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一、伪证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伪证行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轻罪重判的;
    2、伪证行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或者重罪轻判的;
    3、伪证行为造成冤、假、错案的;
    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为走私、套汇、投机倒把、贪污、贿赂、重大盗窃、贩毒、盗运珍贵文物出口等经济犯罪分子销毁、隐匿罪证或者制造伪证的;
    5、由于伪证行为,致使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的;
    6、伪证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二、伪证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根据我国《刑法》第305条的规定,所谓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305条之规定,犯伪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即是说,触犯伪证罪,基本刑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如果情节严重的,将处以3到7年的加重刑。
    拓展延伸
    伪证罪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适用
    伪证罪是指在诉讼过程中,故意提供虚假证据或伪造证据,以达到误导法庭、误导司法机关或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目的。其构成要件包括:证据的伪造、提供虚假证据、故意误导法庭或司法机关等。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伪证罪的法律适用主要依据证据法的规定,同时结合刑法中关于伪造证据、提供虚假证据等罪名的规定进行综合裁判。法律对伪证罪持有零容忍的态度,依法追究犯罪者的刑事责任。在实践中,司法机关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证据的真实性、重要性以及对诉讼公正的影响等因素,进行判断和裁决。
    结语
    伪证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伪证行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轻罪重判,伪证行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或重罪轻判,伪证行为造成冤、假、错案,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为经济犯罪分子销毁、隐匿罪证或制造伪证,伪证行为导致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以及伪证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根据我国刑法第305条规定,犯伪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伪证罪构成要件包括证据的伪造、提供虚假证据、故意误导法庭或司法机关等。司法机关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证据的真实性、重要性以及对诉讼公正的影响等因素,进行判断和裁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证据 第六十一条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9: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