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激励对象有哪些?激励对象离职怎办 |
释义 | 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激励对象有哪些 激励对象可以包括上市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或者核心业务人员,以及公司认为应当激励的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其他员工,但不应当包括独立董事和监事。 外籍员工任职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或者核心业务人员的,可以成为激励对象。 二、哪些人不能成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象 单独或合计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不得成为激励对象。 下列人员也不得成为激励对象: 1、最近12个月内被证券交易所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2、最近12个月内被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3、最近12个月内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行政处罚或者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4、具有《公司法》规定的不得担任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形的; 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 6、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三、激励对象离职该如何处理 设置股权激励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如果员工中途退出,企业可以根据情况来处理,为保证公平合理,最好是区分一下员工离职的原因,结合企业利益,根据情况决定对于一授予的激励股权是收回,或是让其继续持有。 实践中,不论是正常离职或是违规被辞退,建议企业收回被激励股权,可以是以支付一定对价的方式,也可以是无偿收回。原因:当公司后期进行股东身份登记时,对于已经离职的员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有可能无法联系到,这样的话一定程度上会对公司管理决策产生影响。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