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跟银行签的贷款合同找不到了怎么办 |
释义 | 合同原件是双方合作关系存在及权利义务的直接证明。因此,合同丢失后,如果双方均承认合同的存在,并且按照合同的约定实际履行,合同丢了,没有什么影响。根据《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如果对方当事人不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则需提供银行转账流水、聊天信息、单据等相关证明资料,证明合同的存在及合同约定的相关内容。因此,签订合同,应妥善保管合同原件,一旦出现争议,涉及诉讼,如无法提供合同原件,又不能提供其他证据加以佐证,很可能要承担败诉的不利后果。 一、合同一方丢了怎么办理? 如果双方均承认合同存在,并且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丢了,没有什么影响。如果对方不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你需要寻找其他的证据,证明合同存在及合同约定的内容。在诉讼过程中,原则上应当提供合同原件,但如果提供原件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在查明复印件真实性后,也可以采纳。但证明复印件真实性的举证义务在当事人一方。另一方面,如果合同丢失的原因,存在行为人故意所为,意图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或者故意盗窃、损毁,以达到违约的目的。丢失人则应向公安机关报案,以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合同丢失,亦可以通过媒体、报纸,进行公告,宣布该合同作废,与相对人重新签订合同。 二、收到法院举证通知书该怎么做 收到法院举证通知书当事人应当在举证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内,收集并向法院提交能够证明已方主张的证据,以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院下达的举证通知书,是法院将有关举证事项通知诉讼当事人的法律文书。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民事诉讼规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