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七十岁以上老人离婚规定 |
释义 | 老年人离婚可通过协议或诉讼两种方式实现。协议离婚需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提交相关材料至民政局办理手续。诉讼离婚则需起诉,法院可能会多次调解,最终判决离婚或和好。法律未对老年人离婚设立特殊程序,但法院会慎重考虑老年人的情况。 法律分析 法律对于老年人离婚没有规定什么特殊程序。 所以,70岁老人可以通过协议和诉讼两种途径达到离婚的目的。 1、协议离婚双方对离婚和财产分割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拿着离婚协议书、身份证、结婚证等材料去一方户籍所在地的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工作人员审核后,当场发放离婚证,至此,双方的婚姻关系解除。 2、诉讼离婚双方对于离婚事宜协商不成的,只能起诉离婚。被告第一次不同意离婚的,法院会作出不准离婚的判决,这种情况非常多,半年后,原告可以再次起诉离婚。第二次诉讼时,法院判决离婚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考虑到是70岁的老人离婚,法院也可能判决不离婚。对于70岁的老人离婚的,会慎重考虑,可能会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达到调解和好的目的。 拓展延伸 七十岁以上老人的离婚权利保障措施 七十岁以上老人的离婚权利保障措施主要是为了保障这一特殊年龄群体的婚姻自主权和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在离婚时,应当依法享有平等的离婚权利。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一些具体措施被采取。首先,法律规定了离婚程序的简化和加快,以便老人能够便捷地解除婚姻关系。其次,离婚过程中应当尊重老人的真实意愿,确保其自主决策,避免受到他人的干预。此外,社会应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帮助老人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离婚可能带来的影响。最重要的是,社会应加强对七十岁以上离婚老人的关爱和支持,提供心理、经济等方面的帮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度过离婚过程并重新适应单身生活。 结语 老年人离婚在法律上没有特殊程序,可以通过协议和诉讼两种方式实现。协议离婚需要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递交相关材料至民政局办理手续;而诉讼离婚则需要通过法院起诉,可能经历多次调解和判决。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离婚,法院会慎重考虑,并提供保障措施以保护他们的权益。社会应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关心支持老年离婚群体的心理和经济需求,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度过离婚过程并适应新的生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二节 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近亲属关系 第一千零七十四条 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