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人所得税计税方法 |
释义 |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免征额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一、个人所得税如何合理避税 1、利用公积金避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工薪阶层个人每月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从税前扣除,即按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不纳税。同时,员工也可以缴纳补充公积金因此,普通雇员仍有提高公积金存款的空间,而薪俸税纳税人使用公积金避税是合理可行的。 2、通过个人独资企业节税:对于税负较高的个人,可以通过办理个人独资企业来进行节税,毕竟采用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可以将税率从45%降低到1(5%左右。 3、可以选择用于财务管理的避税产品。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新的金融产品不断推出,这些金融产品中的许多不仅收入高于储蓄,而且无需纳税。如投资基金、购买政府债券、购买保险、教育储蓄等。毫无疑问,许多财富管理产品为工人阶级提供了更多选择。经过慎重考虑和选择,不仅可以避税,还可以合理分散资产,增加收入的稳定性和抗风险性。 4、积极使用通讯费、交通费、差旅费和餐费等发票。中国税法规定,以现金形式发放的交通补贴、交通补贴或误餐补贴,应视为工资收入,计入计税基础,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经济业务性质,取得实际销售合法发票的,属于企业正常经营支出,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避税有哪些后果 避税虽然没有违反现有法律法规,但其危害性却不能忽视。 1、避税行为直接导致了国家税收收入的减少。 2、侵犯了税收法律法规的立法意图,使其公正性、严肃性受到影响。 3、避税行为的出现对于社会公德及道德造成不良侵害,使诚信纳税受到威胁,造成守法经营在市场竞争上处于不利地位。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