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监护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释义
    监护就是指民法上所规定的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保护的一项制度。监护从其本质上讲就是对缺乏行为能力人的监督和照顾制度。监护设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应当明确规定监护的期限,并赋予监护人在法定理由下的辞任权,完全实现权利与义务的一致,对于维护被监护人的权益和监护制度作用的发挥,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监护制度概述
    一、监护的概念
    1、监护的概念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
    2、监护人和被监护人的含义:
    履行监督和保护的人称为监护人;
    被监督和保护的人称为被监护人。
    二、监护的意义
    设立监护的意义在于弥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民事行为能力方面的缺陷,保障其合法权益得到充分有效的实现,进而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精神病人的正常生活,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稳定社会秩序。
    三、监护的种类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监护分为法定监护与指定监护两种。法定监护是指由法律规定直接指明监护人的监护。我国法律直接指明的法定监护人有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指定监护是指在没有法定监护人或法定监护人之间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时,由有关单位或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的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4: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