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专利转让的几种方式有哪些? |
释义 | 专利转让有三种形式:整体转让、排他许可和普通许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转让专利需办理手续并登记公告。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后满18个月即行公布。 法律分析 很多人不清楚专利转让的方式有几种,一般专利转让通常以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整体的专利转让,实施独占许可,所谓的转让专利的所有权,10年的自主产权。如专利权人(发明人)将整体专利转让给一个企业,在双方签订转让合同之后,发明人(专利权人)仅剩发明权。 2、专利实施排他许可,是一家企业买断该专利,仅专利权人与这个家企可以使用该项技术,不可以将该专利再次转方给第三方。 3、专利实施普通许可,是专利权人授权于某个企业或个人生产该专利,亦可授权多家企业或个人。 法律客观: 根据2021年6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条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第三十四条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 拓展延伸 专利转让的法律程序与要求 专利转让涉及一系列法律程序和要求。首先,转让方和受让方应签订书面转让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协议中应包括专利的详细描述、转让的范围和条件,以及转让方对专利的所有权的确认。其次,转让方应向专利局提交转让申请,包括转让协议的副本和相关文件。专利局将对转让申请进行审查,确保转让符合法律规定。在转让完成后,受让方应向专利局申请变更专利所有权登记。此外,转让方和受让方在转让过程中应遵守反垄断法和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总之,专利转让需要遵循一系列法律程序和要求,确保转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结语 专利转让方式多样,一般分为整体转让、排他许可和普通许可。根据中国专利法规定,转让方和受让方需签订书面合同并向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公告,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转让涉及法律程序和要求,包括转让协议的明确、专利局审查和变更专利所有权登记等。同时,转让方和受让方需遵守反垄断法和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专利转让需确保合法性和有效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六十七条 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十八条 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在国内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可以委托依法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专利代理机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办理专利申请或者其他专利事务;对被代理人发明创造的内容,除专利申请已经公布或者公告的以外,负有保密责任。专利代理机构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十条 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 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