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聚众扰乱秩序的处置方法
释义
    本文讲述了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影响和相应的法律制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和单位秩序都会导致严重损失,触犯法律规定。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对单位秩序的扰乱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法律分析
    以下是对原文的改写,保持原意不变:
    聚集人群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导致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和医疗等无法进行,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于首要分子,判处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对于其他积极参与的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一、聚众属于什么行为
    聚众属于违法行为。根据相关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扰乱单位秩序法律上是如何界定的
    扰乱单位秩序,一般是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使他们的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聚众扰乱单位秩序造成严重损失的,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拓展延伸
    扰乱单位秩序罪标准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通常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导致工作、生产、营业、教学和科研无法进行,情节严重,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触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犯罪分子,如果对公私财产或社会秩序造成严重损失的,法院会对首要分子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犯罪分子,法院会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是判处剥夺政治权利。
    结语
    聚集人群扰乱社会秩序是违法行为,聚众扰乱单位秩序也会导致严重损失。根据法律规定,首要分子处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其他积极参加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和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8: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