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应该如何进行减资 |
释义 | 公司进行减资的方法: 1、公司减少注册资本,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批准; 2、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3、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 4、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清偿债务或提供相应的担保。 公司减资程序中的通知应采用个人通知+公告的方式:即公司应对已知债权人进行个人通知,并保留无法通知债权人的相关证据,如邮寄退款等证明文件。否则,在后续纠纷中,很容易被认定为通知缺陷,从而影响减资的法律效力。减资行为存在缺陷时,会产生类似的法律后果,导致减资不当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无法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一、公司减资债权人利益的保护问题 关于减资中对债权人保护的程序,我国公司法明确了通知和公告程序。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要求清偿债务的债权人既包括债权已届清偿期的债权人,也包括债权尚未到期的债权人,未到期债权人有权要求清偿债务或担保的权利依据是:公司资本具有公信力,债权人是基于原有资本的信用与债务人进行交易的,如果公司有权对该类债务不予清偿,则公司可轻松地利用减资来逃避债务。 同时公司法规定公司在减少注册资本或者进行清算时,不依照本法规定通知或者公告债权人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公司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总之,公司减资需要遵守严格的程序,同时必须注意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大陆法系国家一般实行较为严格的资本制度,在公司制度中贯彻资本三原则:资本不变原则、资本充实原则和资本维持原则,目的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即使法律允许减资,也设置了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和条件,包括减资的财务界限、股东会决议的方式、通知和公告程序、债务的处理或担保、注册登记程序以及向股东返还资本的条件等。 二、公司注册资金减资的后果 1、关于减资行为存在瑕疵时减资行为效力。据《公司法》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对于违反通知义务的减资行为效力,观点有三:减资行为无效、减资行为不生效、减资行为有效但对债权人不发生效力。 2、对于股东责任承担。减资行为瑕疵的,减资行为对债权人不发生效力,即发生减资不成的效果。减资不成,则注册资本不变。据《公司法》第3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因此,股东应当在其认缴出资数额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