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颁布的意义 |
释义 |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它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治国理政、经世济民的“国之重器”,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 民法典的制订有四大意义: 一是推进民事立法的体系化; 二是有效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提供法律保障; 四是为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提供根本遵循。 在整个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民法典是一部基础性法律。 法律体系分为公法、私法两大部分,法治的基本要义是规范公权、保障私权。民法典属于私法的组成部分,确立有关民事主体享有的基本权利,但民法典也是规范公权的基本遵循。 因为民法典确认的这些基本的民事权利是行政执法和公正司法的根本遵循。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也要遵循民法典所确立的这些对公民、法人基本权利的规定,不得以损害老百姓的民事权利为代价来行使公权力。 民法典是所有民商事法律里具有龙头地位的法律。正是在民法典的统帅下,这些民商事法律才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民法典处于最基础的地位。从立法层面看,有了民法典,我们的民事立法才真正走向体系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