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国企58岁退二线制度
释义
    《劳动法》对企业内退没有具体规定,但劳社部发布了一些关于内退的规定:
    1、企业改制分流时,可以与符合条件的职工协商一致,实行内部退养。已经办理内部退养手续的职工,一般由原主体企业继续履行协议。
    2、距退休不到五年的职工,可以经申请和企业批准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由企业发放生活费。退休年龄时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期间工龄与之前合并计算。
    法律分析
    《劳动法》没有对企业内退进行规定。劳社部曾发布关于内退的一些规定如下:
    1、企业改制分流时,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符合内部退养条件的职工,原主体企业或国有法人控股的改制企业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实行内部退养。职工在改制前已经办理内部退养手续的,一般由原主体企业继续履行与职工的内部退养协议。由改制企业履行原内部退养协议的,应当在改制分流总体方案中明确。
    2、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由企业发放生活费。已经实行退休费用统筹的地方,企业和退出工作岗位休养的职工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缴纳基本的养老保险费。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视为工龄,与其以前的工龄合并计算。
    拓展延伸
    国企实施养老优先政策,推行58岁退二线制度
    国企实施"养老优先"政策,推行58岁退二线制度。该政策旨在更好地照顾国企员工的养老需求,提供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根据这一制度,当国企员工达到58岁时,将有机会转入二线工作岗位,减轻工作压力,享受更为轻松的工作节奏。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也能为国企创造更高的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同时,国企也将加强对退二线员工的培训和关怀,确保他们在二线岗位上能够发挥自己的经验和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过引入这一"养老优先"政策和退二线制度,国企将进一步提升员工福利水平,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目标。
    结语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对于企业内退并没有具体的规定。然而,劳社部曾发布了一些关于内退的规定,其中包括企业改制分流时对符合条件的职工实行内部退养的政策。此外,根据国企的养老优先政策,当国企员工达到58岁时,可以转入二线工作岗位,以减轻工作压力并提供更好的养老待遇。这一政策旨在照顾员工的养老需求,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工作效率。通过这些措施,国企将进一步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2019修订):第七章 法官的职业保障 第五十九条 法官实行定期增资制度。
    经年度考核确定为优秀、称职的,可以按照规定晋升工资档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十六章 职位聘任 第一百零三条 聘任合同应当具备合同期限,职位及其职责要求,工资、福利、保险待遇,违约责任等条款。
    聘任合同期限为一年至五年。聘任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为一个月至十二个月。
    聘任制公务员实行协议工资制,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十八章 附 则 第一百一十二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3: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