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电动车撑伞被撞,责任如何判定? |
释义 | 电动车逆行被撞负主要责任,未成年骑电动车被撞需由交警判定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电动车车主承担60%事故责任,对方承担40%次要责任。对未成年人骑车发生事故,交警根据行为和过错程度确定责任。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要求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法律适用、责任公正、程序合法。交警根据当事人行为来划分责任。 法律分析 骑电动车手持雨伞,本身是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第五项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不得牵引、攀扶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不得双手离把或者手中持物。但是具体责任划分还是要看事故各方有没有责任,如撑伞行为跟事故额发生有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另一方有没有违法行为等。交警部门在划分涉及电动车事故的双方责任时,唯一依据就是以事故现场真实情况依法判责。电动车与机动车双方造成交通事故,有交通违法行为的电动车车主都得依法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根据其违法行为对造成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大小和过错程度等来划分其事故责任大小。 骑电动车逆行被撞负什么责任 发生交通事故后,确定双方责任时需要根据事故现场并结合以下情况做出,交通事故认定应掌握行为责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路权原则和安全原则骑电动车逆行被撞电动车车主负主要责任,一般电动车承担事故责任的60%;对方负次要责任,承担事故责任的40%。但具体情况需要交警视事故严重程度、双方车辆特征、具体过错等做出判定。 未成年骑电动车被撞怎么定责 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未成年人骑电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属于交通肇事,应该由交警来做出事故责任认定书,以确定双方的责任划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九条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责任划分公正、程序合法。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骑电动车手持雨伞属于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电动车车主需承担主要责任,一般承担事故责任的60%;对方负次要责任,承担事故责任的40%。对于未成年人骑电动车被撞,交警将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和当事人的行为来确定责任划分。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应确保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法律适用正确、责任划分公正、程序合法。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二节 现场处置和调查 第三十九条 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的车辆应当妥善保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扣留事故车辆所载货物。对所载货物在核实重量、体积及货物损失后,通知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货物所有人自行处理。无法通知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不自行处理的,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办理。 严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停车场停放扣留的事故车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二节 现场处置和调查 第四十一条 经过调查,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将案件移送有关部门并书面通知当事人,或者告知当事人处理途径。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当事人涉嫌交通肇事、危险驾驶犯罪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立案侦查。发现当事人有其他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及时移送有关部门,移送不影响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章 简易程序 第二十四条 交通警察适用简易程序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应当在固定现场证据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拒不撤离现场的,予以强制撤离。当事人无法及时移动车辆影响通行和交通安全的,交通警察应当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具有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之一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处理。 撤离现场后,交通警察应当根据现场固定的证据和当事人、证人陈述等,认定并记录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驾驶证号或者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种类和号牌号码、保险公司、保险凭证号、道路交通事故形态、碰撞部位等,并根据本规定第六十条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当场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不具备当场制作条件的,交通警察应当在三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由当事人签名,并现场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接收的,交通警察应当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注明情况。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