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程序原则有什么? |
释义 | 民事诉讼程序原则包括诉讼权利平等、同等与对等、法院调解、辩论、处分、检察监督和支持起诉原则;民事诉讼的效力适用于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民事纠纷,以及在中国人民法院进行诉讼的境外民事纠纷。 法律分析 一、民事诉讼程序原则有什么?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 1、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以及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应当保障当事人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 2、同等与对等原则。同等原则,是指一国公民、组织在他国进行民事诉讼时,与他国公民、组织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同等的诉讼义务。对等原则,是指一国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对他国公民、组织的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他国法院对该国公民、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同样限制的原则。 3、法院调解原则,《民事诉讼法》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4、辩论原则,是指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有权就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辩论,说明和论证自己主张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反驳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和主张。 5、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处置自己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 6、检察监督原则,是指检察机关有权对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实施法律监督。 7、支持起诉原则,是指支持受害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如何看待民事诉讼的效力? 1、对人的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4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这就是说,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只要其在我国人民法院进行诉讼,都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2、对事的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法对事的适用范围,是指哪些案件的审理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这实际上就是讲人民法院的主管范围。 3、对空间的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法对空间的适用范围,是指民事诉讼法在什么地方适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条的精神,凡是在我国领域内发生的民事纠纷,以及虽然民事纠纷发生在我国域外,但在我国人民法院进行诉讼,均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我国法律上实行属地、属人管辖,在中国境内实行的民事活动都需要遵循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中对于案件的适用范围是指,什么案件适用什么样的法律,主要讲的是人民法院的主管范围。对于空间的适用范围是指,在什么地方适用该法。 结语 民事诉讼程序原则包括诉讼权利平等、同等与对等、法院调解、辩论、处分、检察监督和支持起诉原则。其中,诉讼权利平等保障当事人在诉讼中平等享有权利,法院调解原则促进自愿和合法的调解,辩论原则确保当事人有辩论的权利,处分原则赋予当事人自由处置权利,检察监督原则实施法律监督,支持起诉原则支持受害人提起诉讼。民事诉讼的效力适用于在中国领域内进行诉讼的人,适用于在中国领域内发生的民事纠纷,以及在中国人民法院进行诉讼的境外民事纠纷。在中国境内的民事活动都需要遵循民事诉讼法,法院的主管范围决定了法律的适用范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本法所称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