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肇事逃逸几小时内不算逃逸 |
释义 | 肇事逃逸24小时内不算逃逸。如果自首了,则可以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肇事逃逸将会面临以下后果: 1、刑事责任:在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下,肇事逃逸属于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最高可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且十年以下的刑罚。在未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下,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也可能被认定为危险驾驶罪等相关罪行,面临刑事责任; 2、行政处罚: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肇事逃逸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如吊销驾驶证、罚款等; 3、民事赔偿:肇事逃逸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等; 4、信用损失:肇事逃逸将会对个人信用记录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影响到个人的融资、信用卡、贷款等方面。 肇事逃逸具体情形包括: 1、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逃离现场,未及时停车查看情况和协助伤者救治; 2、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未及时报案,而是延迟报案或者不报案; 3、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未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和协助处理事故,逃避责任; 4、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故意转移、隐瞒、毁灭证据,逃避责任。 综上所述,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