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朋友圈骂人犯法嘛? |
释义 | 朋友圈辱骂他人是违法的。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章,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捕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捕,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并且,在朋友圈骂人可能还涉嫌侵犯他人名誉权。 在朋友圈内发布辱骂他人的文字是否构成名誉侵权,法院在审判时争议焦点主要在于微信朋友圈是否属于公共空间;朋友圈里的言论属于“吐槽”还是辱骂,发布的相关内容是否广泛传播,损害事实是否存在等等综合进行判定。 通常在因朋友圈发布辱骂言论而导致侵犯名誉权的案件中,倘若名誉权侵权成立,法院一般会判决被告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赔礼道歉,并规章一定期限公开展示一段时间,不得删除。但对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精神损失费或经济损失赔偿等诉求,通常难以获得法院支持。 微信朋友圈虽然受众范围较窄,具有一定私密性,但其本身并非封闭空间,而是具有一种亲缘性的公共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面向的往往都是亲戚、朋友、同事、师生等关系紧密群体,而这种熟人传播相比于一般的大众传播,对当事人造成的影响更加直接、可见。换言之,朋友圈里的言论是能够被一定公众获取、传播的,因此其不属于法外空间,需要受到法律的规制。在朋友圈里,小到“互怼”,大到发表侮辱言论攻击英雄烈士,都有可能触犯法律,承担法律责任乃至刑罚。 打伤人如何处罚? 重伤是指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评定损伤程度,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伤情,具体分析。《刑法》已明确解释了重伤的定义。重伤,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伤害: (一)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 (二)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 (三)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捕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捕,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