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是什么法律规定 |
释义 | 排除妨碍,恢复原状是《民法典》中规定的一种侵权责任的承担形式。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排除妨碍是指权利人行使其权利受到不法阻碍或妨害时,有权请求加害人或排除或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排除;以保障权利正常行使的措施。 恢复原状是指恢复权利被侵害前的原有状态。 广义的恢复原状是指恢复权利被侵害前的原有状态。例如通过消除影响使被侵害的名誉权得到恢复。狭义的恢复原状是指将损害的财产修复,即通过修理恢复财产原有的状态。恢复原状的适用以须有修复的可能与必要为前提,如玉碎即不能适用此种责任形式。 一、排除妨害纠纷法律依据是什么? 排除妨害纠纷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对物权保护的规定: 1、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2、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3、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4、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5、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6、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7、本章规定的物权保护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根据权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适用。 侵害物权,除承担民事责任外,违反行政管理规定的,依法承担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