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国刑法中的惯犯是什么意思
释义
    惯犯是指以某种犯罪为常业,或者以犯罪所得为其生活和挥霍主要来源,或者犯罪已成习性,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多次地实施某种危害社会行为的犯罪。“惯”字的意思为习以为常、经常性的。而当“惯”与“犯”相连成为“惯犯”存在于刑法理论中时
    而且这种多次反复实施的同一行为在分别独立看待时并不一定构成犯罪。并不是刑法界所通认的“多次同种犯罪行为”,认为每一次行为都符合犯罪构成要件而构成了犯罪。
    在外国刑法理论中,对以犯罪为职业或以取得财产上的利益为目的,反复实施同种犯罪的,一般称常业犯或营业犯;对犯罪已成习性,反复实施同种犯罪的,则称常习犯(习惯犯)。中国刑法理论与实践中,一般认为常业犯和常习犯实质上是相同的,故把二者统称为惯犯。
    惯犯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客观上具有犯罪行为的惯常性。所谓惯常性,是指以实施某种犯罪行为为常业,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实施同种犯罪行为,以非法所得行为生活或挥霍的主要来源。这种犯罪行为的惯常性,是惯犯构成的客观条件。
    2、主观上具有犯罪心理的习癖性。所谓习癖性,是指存在继续犯罪的倾向性,其表现是故意致力于某种犯罪,以违法犯罪作为其长期经营之行业,并由犯罪之习惯进而发展为心理上乃至于性格上的变态,形成某种犯罪习癖。这种犯罪心理的习癖性,是惯犯构成的主观条件。
    在认定惯犯时,我们必须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历史说,主张惯不惯,看档案。二是现实说,主张只能以未处理过现实行为作为定案根据。上述两种倾向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一、惯犯的处罚
    惯犯一般都是具有惯常性的,它会在长时间内反复的去实施特定的犯罪行为。就比如是以赌博为业的常业犯和习惯性的盗窃犯和诈骗犯等等。
    惯犯是故意地、多次地实施同种犯罪行为,实际上是一个人犯了多个同种罪行。《刑法》上之所以把它规定为一个犯罪,是考虑到这种犯罪的客观危害性比较大,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比较深,人身危险性也比较大,因把它规定为独立的犯罪,以便更好地同这种犯罪作斗争。所以对惯犯依法处理即可,不实行数罪并罚。
    除法定的惯犯以外,其他犯罪也存在惯犯的情况,应当在《刑法总则》量刑部分设立惯犯制度,规定对惯犯除本法分则已有规定的以外,应当从重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