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狗咬人了主人判刑么
释义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此狗咬到人,狗主人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而且被狗咬后,应当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因未及时注射导致的人死亡的,再按为什么没有及时注射这一点,分清其中的责任,由相关人员承担责任。原则上,狗主人在狗咬人后,应当及时给付注射疫苗的费用。如果因未及时给付而导致他人死亡的,狗主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因为,事实上,即使狗主人没有及时给付,作为被咬人,自己也应当及时注射。
    一、动物致人损害如何赔偿
    (一)动物致人损害的情况
    动物致人损害,其损害后果往往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单纯的财产损害,如财产被动物撞击导致损坏。
    二是对人身造成暂时损害,如被动物追赶导致脚扭伤,被动物咬伤肌肉等。
    三是对人身造成永久性损伤,如致残或在显著部位留下永久性的疤痕等;
    四是致人死亡。
    (二)动物致人损害的赔偿
    动物致害造成的损害后果不同,其赔偿范围也不相同:
    1、造成单纯财产损害的,只需就其直接损失进行赔偿;
    2、对人身造成暂时损害的,受害人需一定时间恢复,除赔偿直接损失外,还应支付医疗护理费用、失去的误工工资或其他收入等;
    3、对人身造成永久性损伤的,应根据具体的伤残程度,赔偿医疗护理费用、失去的误工工资或其他收入、残疾生活补助金等;致人死亡的,还会涉及到救治费用、丧葬费、抚慰金、以及受害人生前抚养者(如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费用等。在实践中,对损害后果的计算,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动物致人损害案件中,很少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因为采用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赔偿额通常是受到限制的,而且原告不得主张“惩罚性赔偿”。
    二是有些受害人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往往忽视可得利益的丧失以及致残的赔偿。
    三是对赔偿数额的确定,应考虑到经济发展、物价不断上升等因素,克服目前赔偿额偏低的状况。
    四是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应参照受害人近期的收入以及与其同等能力或受同等教育者的收入;
    五是对于受抚养者生活费的确定,应达到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或民政部门的救济标准;
    六是对于一些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发现的潜伏性疾病(如狂犬病),受害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后的诉讼时效期间内仍然可以提出法律救济的请求。
    二、动物致人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须有动物致人损害的行为。
    (二)须有损害事实。
    损害事实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人身损害是指受害人因动物致害行为引起的致伤、致残或致死;财产损害是指动物致害行为引起受害人财产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动物致害行为侵害受害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符合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的,受害人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对因动物致害行为引起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的赔偿可以适用损害赔偿的一般规定。
    动物致害行为导致的损害事实除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害的事实外,还包括饲养的动物造成的危险或妨碍,比如饲养恶犬而任其四散游走,危及周围民众的人身安全的,周围民众得以受害人的身份请求人民法院责令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排除妨碍或消除危险。
    (三)动物致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动物致害行为可能是损害事实发生的唯一原因,也可能是损害事实发生的多个原因之一。对于动物致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是否成立的问题,可依相当因果关系说的标准加以判断。
    (四)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主观上有过错。
    对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法律赋于他们有严格管理动物的义务。凡动物致人损害,即推定其疏于管理,表明他们对动物致害行为主观上有过错。只要存在以上四个构成要件,同时不存在免责事由,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都应当承担动物致害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