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虚假招标认定及处理办法
释义
    在我国没有虚假投标罪,如果有虚假投标的行为一般会以串通投标罪立案,其标准为: 
    1、损害招标人、投标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3、中标项目金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4、采取威胁、欺骗或者贿赂等非法手段的;
    5、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串通投标,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串通投标的;
    6、本规定中的“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是指接近上述数额标准且已达到该数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
    7、对于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予立案追诉。
    8、本规定中的立案追诉标准,除法律、司法解释、本规定中另有规定的以外,适用于相应的单位犯罪。
    虚假招标,情节严重或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构成犯罪,属于串通投标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应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招标公告是指招标单位或招标人在进行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工程建设、合作经营或大宗商品交易时,公布标准和条件,提出价格和要求等项目内容,以期从中选择承包单位或承包人的一种文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招标有利于促进竞争,加强横向经济联系,提高经济效益。对于招标者来说,通过招标公告择善而从,可以节约成本或投资,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或交货期,确保工程或商品项目质量,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招标公告的特点:
    (一)公开性
    这是由招标的性质决定的。因为招标本身就是横向联系的经济活动,凡是招标者需要知道的内容,诸如招标时间、招标要求、注意事项,都应在招标公告中予以公开说明。
    (二)紧迫性
    因为招标单位和招标者只有在遇到难以完成的任务和解决的问题时,才需要外界协助解决。而且要在短期内尽快解决,如果拖延,势必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这就决定了招标公告是具有紧迫性特点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三条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