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民如何行使维护自身权利的方法? |
释义 | 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诉讼、仲裁、报警等。被害人对侵犯其权利的犯罪事实或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报案或控告。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应接受报案、控告、举报,并移送主管机关处理。荣誉权的维护可通过制止侵害、要求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如不履行可向法院起诉。民法典规定了名誉权的保护,侵害他人权益应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分析 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协商、诉讼、仲裁、报警等。涉嫌刑事犯罪的就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处理。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荣誉权的维护是要及时制止侵权人的侵害行为、要求侵权人立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不愿意履行,公民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结语 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协商、诉讼、仲裁、报警等。涉嫌刑事犯罪的可向公安机关报警处理。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或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应接受报案、控告、举报,并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对于紧急情况,应先采取紧急措施后移送。犯罪人自首适用相应规定。维护荣誉权应及时制止侵害行为、要求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如不履行,可向法院起诉强制执行。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侵权人应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二章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 第二十二条 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及公众活动的安全评价,依法配备安全保护设备和人员,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和公众活动安全。 (一)参加规范化培训、进修、对口支援、会诊、突发事件医疗救援、慈善或者其他公益性医疗、义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修正):第四章 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 第三十三条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