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在管制期间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释义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了判处管制的相关规定,包括禁止犯罪分子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接触特定人等。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需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禁止令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社区矫正工作,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裁定或决定,人民检察院进行法律监督,公安机关处理违规行为。管制本身不剥夺政治权利,若需要剥夺政治权利则作为附加刑判处。管制期满后应宣布解除管制并恢复政治权利。
    法律分析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已经出台,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根据刑法第39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聚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按照执行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告执行机关批准。
    根据上述规定,管制本身不包含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如果被管制的犯罪分子需要剥夺政治权利的,应当把剥夺政治权利作为附加刑判处,其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即应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并且发给本人解除通知书。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同时宣布恢复政治权利。
    管制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的一种刑罚方法。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
    结语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了判处管制的具体内容,包括禁止犯罪分子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接触特定人等。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明确了司法行政机关的责任,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进行监督。根据刑法第39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需遵守各项规定。管制本身不包含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如有需要,应判处附加刑。管制期满后,执行机关会宣布解除管制,并恢复政治权利。管制是一种刑罚方法,通过限制犯罪分子的自由,并由公安机关和群众进行监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六章 行政处罚的执行 第七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当事人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机关提出暂缓执行申请。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应当暂缓执行。
    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加处罚款的数额在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期间不予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章 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 第二节 查封、扣押 第二十五条 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延长查封、扣押的决定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对物品需要进行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查封、扣押的期间不包括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应当明确,并书面告知当事人。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章 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 第二节 查封、扣押 第二十四条 行政机关决定实施查封、扣押的,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的程序,制作并当场交付查封、扣押决定书和清单。
    查封、扣押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查封、扣押的理由、依据和期限;
    (三)查封、扣押场所、设施或者财物的名称、数量等;
    (四)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五)行政机关的名称、印章和日期。
    查封、扣押清单一式二份,由当事人和行政机关分别保存。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9 5: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