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您是否了解劳动合同的法律要求? |
释义 | 劳动合同的必要性和作用 劳动合同必须签订,用工满一个月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避免劳动争议,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劳动合同具备法律效力,违约可申请劳动仲裁处理。 法律分析 一、劳动合同是必须签的吗? 劳动合同必须签订,用工满一个月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之内订立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应结清工资。 二、劳动合同的作用是什么? 1、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以劳动合同作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势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这是由于劳动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也是千变万化的,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合同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各不相同,国家法律法规只能对共性问题做出规定,不可能对当事人的具体权利义务做出规定,这就要求签订劳动合同明确权利义务。 2、劳动合同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深感经营或工作需要确定录用劳动者的条件和方式数量,并且通过签订不同类型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发挥劳动者的特长合理使用劳动力。 3、劳动合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这既是对合同主体双方的保障又是一种约束,有助于提高双方履行合同的自觉性,促使双方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行义务。因为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有利于稳定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作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证明,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是具备法律效力的,双方在签订后,应当严格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条款来执行,如果一方存在违约或者拒不履行条款规定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处理。 结语 劳动合同的签订是法定要求,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用工满一个月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结清工资,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的作用包括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避免劳动争议等。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严格履行合同约定,如有违约可申请劳动仲裁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二十九条 【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