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2023年关于职业打假的法律规定
释义
    法律分析:
    目前针对职业打假,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这也赋予了法官在相关职业打假的法律纠纷中自由裁量的空间。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或者不能证明与被投诉人之间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予以受理。这意味着职业打假人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投诉获得巨额赔偿将不再获得支持。如果被投诉举报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真审核对方的投诉举报内容,如情况确实但无意为之的,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作出说明(目前该部门不受理职业打假的投诉),并立即积极整改,将不利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四十八条 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4: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