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主体是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有 (1)国务院各部、委; (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3)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 (4)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 行政规章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参照依据。 那么我国的立法主体有哪些呢? 立法的主体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另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也有一定的立法权。 以上就是律师关于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主体的回答,希望对你有用。 《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十四条部门规章由国务院部门组织起草,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组织起草。 国务院部门可以确定规章由其一个或者几个内设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具体负责起草工作,也可以确定由其法制机构起草或者组织起草。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确定规章由其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具体负责起草工作,也可以确定由其法制机构起草或者组织起草。
该内容由 王金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