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使法律权利和被行使的法律权利的界限,包括 |
释义 | 一、权利行使的方式符合法律规定。 二、权利行使要有限度。 三、权利行使目的要合法。 四、权利行使的程序符合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一、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是如何规定的 1、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国家机关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担任国家机关职务,是指在上述国家机关中担任领导、管理以及其他工作职务。 2、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继续工作,但是不能担任领导职务。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必要前提和有效途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不能享有此项权利。 4、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这六项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政治自由,是人民发表意见、参加政治活动和国家管理的自由权利,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行使这些自由。 二、有权决定驻外全权代表任免的机关是谁 有权决定驻外全权代表任免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 三、依法行政是指什么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依法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事务的活动。依法行政应当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内涵: 1、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合法。依法行政首先要求行使行政权力的机关和组织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主体地位、资格和组织条件。行政活动的主体不依法设立或者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的,其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 2、行政权力的取得和行使必须合法。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权力的取得必须有法律依据,因为行政权力不是行政机关固有的,而是人民授予的,即法律法规授予的。同时,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活动必须在法定的权力范围内行动,既不能行动也不能越权; 3、行政权力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实现权责统一。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