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社会公序良俗规定原因
释义
    民法之所以需要规定公序良俗原则,是因为立法当时不可能预见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做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故设立公序良俗原则,以弥补禁止性规定之不足。
    公序良俗原则包含了法官自由裁量的因素,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而能处理现代市场经济中发生的各种新问题,在确保国家一般利益、社会道德秩序,以及协调各种利益冲突、保护弱者、维护社会正义等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机能。当遇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社会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又缺乏相应的禁止性法律规定时,法院可直接依据公序良俗原则认定该行为无效。
    一、非法同居者获得遗赠有效吗
    根据法律规定,公民有权将遗产遗赠给不具有继承权的其他人。鉴于遗赠行为作为一种民事行为,其应当符合法律对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定,例如“公序良俗”原则。所以说,违反公序良俗原则对非法同居人的赠予行为是无效的。
    二、民法典的六大基本原则
    《民法典》的六大基本原则如下:
    1、平等原则。平等原则主要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一层含义是平等保护所有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信原则。
    5、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6、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慨念构成的,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
    这项原则还有一种含义,凡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