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殴打辅警是否构成袭警?最新法律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辅警与协警的区别及职责:辅警具有执法权,打辅警算袭警;构成重伤则构成故意伤害罪,伤情不严重则构成妨害公务罪。辅警是公安机关招录的警务辅助人员。协警属于群防群治队伍,不具行政执法权,需在编民警带领下工作,只起辅助作用。 法律分析 辅警不同于协警,辅警具有基本的执法权,因此,打辅警算袭警。如果构成重伤,直接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伤情不是很严重,则构成妨害公务罪。辅警是指由政府出资,公安机关统一通过笔试、面试、政审、体检招录并与其建立劳动关系,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挥和监督下从事警务辅助工作的人员。协警的定位是“辅助”警力,属于专业的群防群治队伍,不具有行政执法权。在机构性质上,虽然协警队伍属于财政补助性事业单位,但它不是一级授权联防队。协警必须在在编民警的带领下开展各项工作。在涉及需依法定职权才能完成的任务时,只能由在编民警完成,协警仅起辅助作用。 拓展延伸 袭警行为的法律界定及其法律后果 袭警行为是指对辅警进行暴力或威胁行为的行为,其法律界定主要依据刑法相关规定。根据我国法律,袭警行为属于妨害公务罪的范畴,构成要件包括对辅警实施暴力、威胁辅警人身安全或者限制辅警人身自由。根据不同情节和后果,袭警行为可能被定性为轻微、一般或严重妨害公务罪,相应的法律后果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袭警行为将面临刑事责任,可能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此外,袭警行为还可能导致民事赔偿责任,袭警者需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因此,袭警行为严重违法,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结语 辅警与协警的区别在于辅警具有基本的执法权,因此袭警行为应被视为袭警。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袭警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严重情况下甚至构成故意伤害罪。辅警是政府出资招录并与公安机关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而协警则属于专业的群防群治队伍,不具有行政执法权。袭警行为将面临刑事责任,可能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因此,袭警行为严重违法,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