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界定职务犯罪的国际性? |
释义 | 法律分析:职务犯罪是指在担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单位的领导或者具有决策权的人员职务期间,以该职务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非法占有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行为。在国际上,职务犯罪也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和经济领域,其界定需要考虑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 法律依据: 1.联合国反腐败公约(UNCAC)第19条:“各方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其刑法体系中的职务犯罪行为包括领导人和高级公务员的腐败行为在内,具有明确、充分和有效的法律规定。” 2.我国刑法第383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单位的领导人员、具有决策权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给国家造成特别重大的损失的,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3.《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2条:“本公约所称的‘腐败行为’包括向或者从公职人员行贿、非法占有公共财产、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挪用公款、私分国有财产等行为。” 以上法律依据明确了职务犯罪的界定和惩处措施,并体现了国际反腐败行动的重要性。因此,在界定职务犯罪的国际性时,应充分考虑国际法和国内法的适用范围和关系,依法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