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国法律对著作权保护期的规定情况有什么 |
释义 | 我国《著作权法》中对于著作权保护期的相关规定包括有: 1、作品的发表权等的保护期为五十年; 2、出版者许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图书的权利保护期限为十年; 3、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4、其他规定情况。 一、邻接权与著作权有哪些区别 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不同。著作权的主体是智力作品的创作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而邻接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传播者,即图书、期刊的出版者;音乐、戏剧等表演者;录音、录像的制作者以及广播电视组织等,除表演者外几乎都是法人。 2、保护的客体不同。前者体现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后者体现传播者的创造性劳动。 3、内容不同。著作权的内容包括:人身权,即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收回已发表的作品权等;而邻接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书刊的权利、表演者对表演的权利,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版式设计享有的权利等。 4、保护的前提不同。作品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一经产生就可获得著作权保护;而邻接权的获得须以著作权人的授权及对作品的再利用为前提。 5、保护期限不同。著作权保护期限除了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不受限制,永远归作者所有以外,其余权利保护期限的计算兼采用死亡起算法和发行起算法。 二、有些作品年代久远, 已经过了著作权有效期比如 (1)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人身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2)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权法规定的14项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3)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权法规定的14项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4)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权法规定的14项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三、著作知识产权年限如何规定 著作知识产权年限如何规定?这个问题,需要区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自然人作品人身性权利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第二种情况是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具有的职务作品的发表权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第三种情况是著作权财产性权利,也就是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5项到第17项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是,如果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