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2个被告其中一个与原告串通
释义
    当事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调解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当事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被驳回请求并受罚款、拘留处罚;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的区别在于参与主体、合谋性、对抗性和侵害对象。虚假诉讼行为人侵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恶意诉讼侵害诉讼相对方的权益。虚假诉讼不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恶意诉讼可以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
    法律分析
    一、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通过诉讼、调解侵害他人权益怎么办
    1、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的区别
    (1)虚假诉讼的参与主体为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主体通常仅为一方当事人。
    (2)虚假诉讼具有合谋性和非对抗性。虚假诉讼是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欺骗法院和法官,获取非法利益,双方当事人不具有对抗性,即便有,也是“虚假”的对抗,已达到迷惑法院和法官的目的;恶意诉讼一般是单方的恶意诉讼行为,不存在双方合谋的情形,因而仍具有对抗性。
    (3)侵害的对象不同。虚假诉讼行为人侵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诉讼相对方的权益。因为虚假诉讼的合谋者,是非法利益的共同体,其侵害的对象不可能是相对方,只能是第三者。而恶意诉讼侵害的对象通常仅限于诉讼相对方,而不会是第三人。
    (4)虚假诉讼的原、被告之间不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因为他起诉的主体、事实、证据纯粹是子虚乌有;而恶意诉讼原、被告之间可以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滥用诉讼权利的一类。
    拓展延伸
    应对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侵害他人权益的法律对策
    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侵害他人权益是一个严重的法律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应对。首先,要加强法律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对恶意串通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惩罚。其次,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机制,提供有效的救济途径,让受害人能够便捷地维护自己的权益。此外,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恶意串通的认识和警惕,从而减少此类行为的发生。同时,加强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确保恶意串通案件能够得到公正的审判和裁决。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境恶意串通问题,形成合力。通过以上对策的综合应用,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侵害他人权益的挑战。
    结语
    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侵害他人权益是一个严重的法律问题,需要加强法律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对恶意串通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惩罚。同时,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机制,提供有效的救济途径,让受害人能够便捷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恶意串通的认识和警惕,减少此类行为的发生。加强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确保恶意串通案件能够得到公正的审判和裁决。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境恶意串通问题,形成合力。通过以上对策的综合应用,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侵害他人权益的挑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章 人民调解员 第十五条 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推选或者聘任单位予以罢免或者解聘:
    (一)偏袒一方当事人的;
    (二)侮辱当事人的;
    (三)索取、收受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四)泄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十七条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乡镇、街道以及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根据需要可以参照本法有关规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5: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