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员工上班忘记打卡不发工资是不是违法
释义
    员工上班忘记打卡不发工资违法,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单位不给工资条也不合法,员工有权知情和监督。中介公司不发工资,员工可协商、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并可要求赔偿。根据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用人单位需提供证据,否则承担不利后果。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和赔偿金。
    法律分析
    一、员工上班忘记打卡不发工资是不是违法
    员工上班忘记打卡,有证据证明出勤的,不发工资违法,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考勤记录等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未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二、公司发工资不给工资条是不是合法
    单位不给工资条是不合法的。
    理由如下:
    1、我国《劳动法》规定,员工对于企业规定的工资分配方案,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也就是说员工有权知道自己的福利和工资构成等。
    2、工资条是企业发给员工本月工资的明细,能让员工清楚了解自己的收入构成。一旦发生纠纷,工资条可以作为员工在这个公司的收入证明及其他明细证明,还能够监督企业及时发放工资。
    3、此外工资条应包括员工每月工资总额,是不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反映出企业有没有在工资中扣除员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及个人所得税等。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6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三、中介公司不发工资员工怎么讨要工资
    中介公司不发工资的,员工首先可以与公司协商,要求公司发放拖欠的工资,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投诉后他们会责令单位限期支付拖欠的工资;
    如果单位逾期不支付的,他们会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或者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工资。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员工上班忘记打卡不发工资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样地,公司不给工资条也是不合法的,员工有权知道自己的福利和工资构成,工资条可以作为收入证明和监督企业发放工资的依据。对于中介公司不发工资的情况,员工可以先与公司协商,如协商不成可投诉到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或者起诉至法院。用人单位若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支付工资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四条 【扣押劳动者身份等证件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7: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