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定期定额征收是什么意思
释义
    定期定额征收是指国家税务部门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和金额数额,对纳税人征收税款的一种方式。
    这种征收方式适用于一些周期性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房产税、车船税等。在定期定额征收中,纳税人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金额向税务部门缴纳税款,通常是每个月、季度或年度。征收金额一般是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税务部门的规定来确定的,一旦确定,就需要按照规定时间和金额缴纳税款。
    定期定额征收的条件如下:
    1、纳税人属于法定纳税人,即在国家规定的纳税人范围内;
    2、纳税人所得收入稳定,具有可预见性,且缴纳的税款金额相对固定;
    3、纳税人自愿选择定期定额征收的方式,并在规定时间内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
    4、纳税人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金额缴纳税款,且未发生逾期缴纳或欠缴等情况。
    综上所述,定期定额征收并非适用于所有纳税人,而是根据纳税人的收入情况、纳税人所在地区等因素进行选择。同时,纳税人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税收征收方式。
    【法律依据】:
    《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第七条
    税务机关应当根据定期定额户的经营规模、经营区域、经营内容、行业特点、管理水平等因素核定定额,可以采用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
    (一)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二)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
    (三)按照盘点库存情况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四)按照发票和相关凭据核定;
    (五)按照银行经营账户资金往来情况测算核定;
    (六)参照同类行业或类似行业中同规模、同区域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核定;
    (七)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税务机关应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核定定额,增强核定工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4: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