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激情犯罪有预备过程吗 |
释义 | 激情犯罪没有预备过程。激情犯罪是指在强烈的激情推动下实施的暴发性、冲动性犯罪行为,包括杀人、伤害、毁物、纵火等,属于情感性犯罪。激情是一种爆发性的、短暂的、比较猛烈的情绪状态,预备阶段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阶段。 一、冲动型犯罪为什么是间接故意 冲动型犯罪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前,没有预谋,临时起意,被被害人激怒的情况下而实施的犯罪行为。这种犯罪心态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仍然是希望或放任了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对冲动型犯罪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但一般认为,冲动型犯罪具体几个特征: 激情犯罪往往是一种暴力性犯罪,即行为人采用暴力作为其犯罪的手段;激情犯罪相比较有预谋的故意犯罪而言,是一种情节较轻的故意犯罪,往往是量刑时需要加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对待的犯罪;激情状态下实施的危害行为往往是有罪的行为,而非无罪的行为。 二、预备犯罪和犯罪预备的区别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 预备犯罪是指行为人仅在预备阶段就停止犯罪。 二者处罚不同: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主要界限在于:行为人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三、犯罪预备的具体含义,认定及其处罚 犯罪预备的含义: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的认定标准如下: 1、行为人已经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 2、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 犯罪预备的处罚: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罪的预备阶段区别开来。犯罪预备不同于犯意表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