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中关于承诺生效时间的规定 |
释义 | 承诺生效时间对合同成立极为重要,我国采用到达主义,即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时,根据指定特定系统或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确定到达时间。在此之前,承诺丢失或延误由承诺人承担后果。 法律分析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故承诺生效的时间对当事人极其重要。与要约生效时间的规则一样,承诺生效时间的规则也有到达主义和发信主义之分。我国合同编采用的是到达主义: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根据到达主义,要约人在收到承诺人的承诺通知时,承诺方生效。在此之前,由于邮局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承诺丢失或者延误的后果一律由承诺人承担。 拓展延伸 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生效时间的法律规定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的生效时间在法律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合同类型的不同,合同生效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例如,一般的买卖合同在当事人达成一致并签署后即时生效,而房屋买卖合同则需要进行公证或登记后方可生效。此外,某些特殊合同,如劳动合同和租赁合同,可能还需要符合特定的法定条件才能生效。合同的生效时间的规定旨在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确保合同的有效执行。因此,在签订合同前,当事人应仔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遵守合同生效时间的要求,以确保自身权益的保护。 结语 合同生效时间对当事人至关重要。根据我国合同编的规定,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对于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情况,到达时间取决于特定系统或收件人的首次接收时间。根据到达主义原则,承诺方在要约人收到承诺通知后生效。在此之前,承诺丢失或延误的责任由承诺人承担。合同生效时间的规定旨在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确保合同有效执行。因此,在签订合同前,当事人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自身权益的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八十三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四百八十四条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诺,生效的时间适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 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