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税收保全措施与强制执行措施的区别及特点
释义
    税收保全和税收强制措施的主要区别在于被执行人范围和执行限度。税收保全措施仅适用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不仅适用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还包括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此外,税收保全措施的执行限度以应纳税额为限,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还包括对滞纳金的强制执行,但不包括罚款。这反映了政策精神:滞纳金是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履行纳税义务而产生的新的给付义务,是税款的正常延伸。
    法律分析
    税收保全和税收强制措施的区别如下:
    ①被执行人范围不同。税收保全措施的使用范围只涉及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强制执行措施的使用范围除涉及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之外,还涉及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所以从被执行人角度看,强制执行措施比税收保全措施的涉及面要广。
    ②执行限度有差异。税收保全措施执行限度应当以应纳税额为限;而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时,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必须同时强制执行,但不包括罚款。这里体现的政策精神是:滞纳金是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履行纳税义务而被课以的新的给付义务,是税款的正常延伸。
    拓展延伸
    税收保全措施与强制执行措施的区别及应用场景
    税收保全措施与强制执行措施在税收征收和执行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税收保全措施是指税务机关为保障税款的收取,在涉税主体逃避、拖欠或拒不缴纳税款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等,旨在确保纳税义务人履行税务义务。而强制执行措施是指法院为执行债务,采取的一系列强制手段,如查封财产、拍卖财产等,以迫使债务人履行法律义务。两者的区别在于目的和主体不同,税收保全措施主要针对税务征收,而强制执行措施主要用于执行债务。在应用场景上,税收保全措施适用于税务征收过程中的逃税、拖欠等情况,而强制执行措施适用于民事、商事等领域的债务执行。
    结语
    税收保全措施与强制执行措施在税收征收和执行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税收保全措施主要针对税务征收,旨在确保纳税义务人履行税务义务,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强制执行措施主要用于执行债务,以迫使债务人履行法律义务,如查封财产、拍卖财产等手段。两者的区别在于目的和主体不同,税收保全措施适用于税务征收过程中的逃税、拖欠等情况,而强制执行措施适用于民事、商事等领域的债务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章 监察权限 第二十三条 监察机关调查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涉案单位和个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冻结的财产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查明后三日内解除冻结,予以退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六节 罚金 第五十三条 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
    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第六章 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 第二节 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 第四十三条 主管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同意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并安排有关办案机关执行:
    (一)查封、扣押、冻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的条件;
    (二)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与请求国正在进行的刑事案件的调查、侦查、起诉和审判活动相关;
    (三)涉案财物可以被查封、扣押、冻结;
    (四)执行请求不影响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五)执行请求不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机关正在进行的调查、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活动。
    办案机关应当及时通过主管机关通知对外联系机关,由对外联系机关将查封、扣押、冻结的结果告知请求国。必要时,办案机关可以对被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依法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9: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