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果对方拒绝履行探视权要怎么办,拒绝探视权应承担哪些责任
释义
    对方拒绝探视权可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实现自己的探视权。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一方拒绝自己探视孩子如何维权
    探望权受到侵害后,应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而不是起诉。
    第一、人民法院中止不直接抚养小孩一方的探望权,并不是对当事人实体权利的处分,而是使当事人的探望权暂时受到限制,待中止事由消除之后,可申请恢复其探望权。
    第二、依照法律规定,由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
    第三、一方拒绝履行生效判决的,对方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探视权中止的情况一般有哪些,什么情况可以中止探视权
    1.探视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
    2.探视权人患有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
    3.探视权人在行使探视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
    4.探视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六条,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一方请求中止探望的,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探望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书面通知其恢复探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七条,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以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保护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的请求。
    如果探视权强制执行不成功如何解决
    对于拒不配合权力人行使探望权的监护人,法院只能要求监护人予以配合,比如送到指定地点由另一方探望。
    如果监护人拒不配合,法院也不能以强行把孩子送到某地等方式来执行,只能依据诉讼法对拒不履行判决的监护人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实行罚款、拘留等措施。
    离婚后,男方起诉探视权法院怎么判
    起诉离婚探视权,通常法院会判定另一方在每个月的单周或双周的某一天行使探视权,也许会有一至两天的探视时刻。假如另一方行使探视权明显影响孩子的生长健康,可另行向法院申述,由法院暂时中止另一方的探视权。除此之外,任何人不能掠夺另一方对孩子的探视权。
    探视权开庭自己辩解吗,都有哪些规定
    探视权开庭时,应当提出对方不让自己探视的证据,并与对方进行辩论。
    1、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而探望权的义务主体为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
    2、探望权是离婚后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一项法定权利。
    3、探望权产生的时间是离婚后。
    4、探望权的行使必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该内容由 薛雯雯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3: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