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怎样判定家庭暴力
释义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虐待行为。它包括对配偶、亲子、手足或长者的身体虐待、言语虐待、心理虐待和性虐待。
    1、身体虐待:推、甩、踢、揍、掴、抓、咬、拗扭肢体,甚至使用刀械枪枝等攻击受害人。
    2、言语虐待:企图以字眼、声调来控制或伤害另一个人。
    3、心理虐待:威胁自杀、阻止对方探视其亲人、嘲笑、侮辱对方的朋友、滥用药物和酗酒、不实的指控对方有外遇、极度忌妒、无法保有一份工作、禁止对方上学或工作,跟踪、监视、谎言操控人、批评对方的外表、责备、冷漠以对等等。
    4、性虐待:强迫对方进行性行为、逼迫对方看色情影片或图片、拒用保险套等等。
    一、校园暴力犯罪的分类
    1、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和心理遭到侵犯和损害,属于精神伤害的范畴。而低龄语言暴力,就是限定了施暴者或受暴者是青少年。很多情况下,语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关系,受害者通常缺乏自卫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语言暴力就属于这一类。
    2、肢体暴力:推、打、踢、撞、咬、扼喉、掐捏、拳击、抓挠、吐口水、性侵害、拉扯头发等身体攻击与胁迫行为。肢体暴力对中小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伤害,并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正常学习,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参与者失去生命或受到法律制裁,给个人以及家庭带来永久性的伤害。
    3、关系暴力:又称为“冷暴力”,它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通常是通过说服同伴排挤某人,使弱势同伴被排挤在团体之外,或借此切断他们的关系连结,让他们觉得被排挤。这一类型的暴力往往牵涉到言语的暴力,常会牵涉散播不实的谣言,或是排挤、离间小团体的成员。此类暴力伴随而来的人际疏离感,经常让受害者觉得无助、沮丧。
    4、网络暴力:一般而言,网络暴力是指通过网络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侮辱性的言论,这些言论打破道德底线,造成当事人名誉受损。
    二、起诉离婚的理由有哪些?
    (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5)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6)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他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7)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8)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的,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9)一方欺骗对方,或者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10)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11)包办、买卖婚姻,婚后一方随即提出离婚,或者虽共同生活多年,但确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12)一方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无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或者过错方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或在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的。(13)一方好逸恶劳、有赌博等恶习,不履行家庭义务,屡教不改,夫妻难以共同生活的。(14)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15)一方下落不明满2年,对方起诉离婚,经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16)受对方的虐待、遗弃,或者受对方亲属虐待,或虐待对方亲属,经教育不改,另一方不谅解的。(17)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形。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1: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