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现在去南昌会被隔离吗
释义
    一、宣传引导来(返)昌人员,特别是有中高风险地区和7天内本土疫情所属县(市、区)旅居史来返昌人员,提前1天向居住地所在社区(村)及单位进行报备,可通过登陆“昌通码”微信小程序,点击“入昌报备”进行报备,或电话向居住地所在社区(村)、单位报备,倡导抵昌后按“愿检尽检”原则,24小时内主动接受1次核酸检测。如为有本土疫情所属设区市(除本土疫情所属县区)来返昌人员,抵昌后按“愿检尽检”原则,72小时内开展2次核酸检测,建议7天内加强自我健康监测。
    二、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和近7天内有本土病例报告所在县(市、区)来返人员管控:实行“77”,即自离开之日起,按填平补齐原则,实行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在第1、3、7、9和14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最后一次双采双检)。自离开之日起超过7天的需在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
    三、本土疫情所属县(市、区)来(返)昌学生,如满足“高校内7天内无本土疫情、所在学校已实施7天以上封闭管理、提供高校开具证明、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等条件的,实行“点对点”闭环转运到家,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返乡学生确需隔离的,免除集中隔离费用。
    四、低风险地区和无本土疫情的县(市、区)之间人员(含各类学生)可以自由有序流动,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实行核酸落地检,不得赋“灰码”“黄码”,不得实行隔离管控,只需落实扫码、测温常态化防控措施。密接等人员怎么管理?
    密接等人员按国家有关要求进行管理,实行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居家隔离房间要符合“单人单套房”,有条件的要加装电子门磁,隔离人员及同住成员原则上不准外出,每天两次向“社区报告居家隔离人员体温等健康状况,不满足居家隔离条件或没有固定住所的来(返)昌人员可在集中隔离场所完成健康监测。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期间赋红码,居家隔离期间必须做到足不出户,居家隔离结束后赋绿码。所有集中隔离人员进入隔离点后和解除隔离前,必须双采双检(其中一家为公立医院或疾控中心)。次密切接触者实行7天集中隔离(如密接解除集中隔离,次密接随之解除)。
    六、如省卫生健康委或省疾控中心另有要求的,参照执行。
    七、港澳台及入境人员管控:
    (一)外地为第一入境点的入昌前48小时向目的地社区报告。入境解除隔离的来(返)昌人员,全程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在4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采样,实行双人双采双检,检测结果未出前,同车转运人员(含司机等工作人员)不得离开。实行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在第1、3、7、10和14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自离开之日起超过7天的需在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隔离时间以第一入境点隔离期满之日起计算。核酸检测次数和隔离观察时间按照填平补齐原则执行。
    (二)我市为第一入境点的境外来(返)昌人员。报告参考境外入昌。转运参考境外入昌。目的地为南昌市以外的人员,实行“14天集中隔离”。集中隔离的第1、3、7、10和14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目的地为南昌市的人员,实行“14天集中隔离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集中隔离的第1、3、7、10、14、15、17和21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解除集中隔离,在居家健康监测第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三)对所有非法入境来(返)昌人员,在抵昌后24小时内开展“核酸和血清抗体”双检测,双阴性的落实21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阴性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置。
    (四)香港、台湾来(返)昌人员参照境外人员管理。
    (五)澳门来(返)昌人员有14天内国外境外旅居史的,参照国外境外人员管理。无14天内国外境外旅居史的且持有近7天核酸检测证明的,可有序流动;无检测证明的,第一时间开展核酸检测,期间实施相对集中隔离。
    八、健康码“绿码”。
    综上所述,低风险地区不会,建议出发前了解下当地的要求,避免到达地区后,当地不让下车或者需要隔离造成后续麻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条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体系。第六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军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