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身份证件种类及用途
释义
    《居民身份证法》规定了中国公民身份证明材料及其办理程序。居住在境内的中国公民可使用居民身份证或临时居民身份证,十六周岁以下的中国公民可使用户口簿作为身份证明,解放军军人和武装警察则有相应的军人身份证件。公安机关应及时办理申请、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一般在60日内发放,交通不便地区可适当延长至30日。在办理期间急需使用身份证的情况下,可申请临时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记载的个人信息应予保密。
    法律分析
    身份证明材料有:
    一、居住在境内的中国公民,为居民身份证或者临时居民身份证;
    二、居住在境内的十六周岁以下的中国公民,为户口簿;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为军人身份证件。中国人民武装警察,为武装警察身份证件。
    《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二条: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予以办理。公安机关应当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之日起六十日内发放居民身份证;交通不便的地区,办理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公民在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期间,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证的,可以申请领取临时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予以办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拓展延伸
    身份证件的分类及使用场景
    身份证件的分类及使用场景是指不同类型的身份证件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目的和范围。身份证件通常包括身份证、护照、驾驶证、军官证等。身份证是最常见的身份证件,主要用于证明个人的身份和民族信息。护照则是用于国际旅行,作为出国和入境的重要证明文件。驾驶证是驾驶员合法驾驶机动车辆的证明,用于交通管理和安全。军官证则是军人身份的证明,在军事活动和相关事务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身份证件在不同场景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确保了个人身份的合法性和权益的保护。
    结语
    身份证明材料的分类与使用场景各不相同,根据《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办理公民的居民身份证申领、换领、补领事宜。在办理期间如有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证的情况,还可以申请领取临时居民身份证。各类身份证件在不同情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了个人身份的合法性和权益的保护。同时,有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应当对获得的居民身份证个人信息予以保密。各类身份证件的使用范围和目的,确保了公民在不同场景中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第七条
    个人办理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的,可以出示下列有效证件之一:
    (一)居民身份证、临时居民身份证或者户口簿;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身份证件、中国人民武装警察身份证件;
    (三)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者其他有效旅行证件;
    (四)外国公民护照;
    (五)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其他有效身份证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8 11: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