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按何种标准发放? |
释义 | 工伤停工留薪期的工资标准按照原工资计算,根据伤情确定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具体期限由用人单位或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伤情严重或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享受伤残待遇,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可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停工留薪期的具体期限以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为准。 法律分析 停工留薪期的工资标准按照原工资标准计算 (一)、发生工伤前在本单位工作已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12个月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含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补贴以及加班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二)、发生工伤前在本单位工作未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三)、发生工伤前工作未满1个月的,按合同约定的月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尚未约定或无法确定原工资额度的,按不低于本市职工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具体根据伤情来确定。多数省份颁布《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对应具体伤情,确定停工留薪期长短。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关于停工留薪期的确定,《工伤保险条例》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各省、直辖市的地方关于停工留薪期的相关规定,一般由用人单位(如北京市、山东省)或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如河北省)进行确定。停工留薪期的延长,统一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 受了工伤的劳动者觉得自己在停工留薪期拿到的工资不符合自己的收入标准的时候,可以委托专业的律师来帮助自己来处理这类的事宜。债关于工伤在停工留薪期工资发放的具体疑问,在有许多律师能给你提供免费的帮助。 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法律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关于停工留薪期的具体期限,是根据工伤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按照《停工留薪期目录》予以确定。因此,不能按医疗单位出具的休假证明确定停工留薪期 结语 停工留薪期的工资标准按照原工资标准计算。根据工伤发生前的工作时间长短,工资计算方式有所不同。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具体根据伤情来确定。停工留薪期的具体期限由工伤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地方相关规定确定。若工伤职工对停工留薪期的工资有疑问,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许多律师会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可以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