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证据法律法规
释义
    在刑事诉讼中,包括物证、书证等一共有8种类型的证据可以用于诉讼过程中证明有关事实。每一种证据都有自己的定义,每一种证据如何把握才能真正用于诉讼中,都有明确的要求。电子数据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证据,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刑事诉讼中对电子数据有以下3种要求:
    1、应为电子数据原始存储介质;
    收集、调取电子数据,应当扣押原始存储介质,并制作笔录、予以封存。
    2、可以提取电子数据;
    确因客观原因无法扣押原始存储介质的,可以现场提取或者网络在线提取电子数据。
    3、可以采取打印、拍照或者录音录像等方式固定相关证据。
    无法扣押原始存储介质,也无法现场提取或者网络在线提取的,可以采取打印、拍照或者录音录像等方式固定相关证据,并在笔录中注明原因。
    电子数据作为刑事诉讼中法定证据的一种类型,有其自有的特殊性,如果作为证据使用,需要满足足以保证完整性,无删除、修改、增加等情形的前提,对于经审查无法确定真伪,或者制作、取得的时间、地点、方式等有疑问,不能提供必要证明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电子数据的复制件,应当附有关制作过程及原件存放处的文字说明,并由制作人和物品持有人或者物品持有单位有关人员签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数据如何认定其证明效力以及电子证据的正确使用,应是今后刑事诉讼在证据方面的一大难点领域。
    
     该内容由 张胜云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2: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