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对知识产权申请保护 |
释义 | 1.提高知识产权意识,掌握知识产权基本知识。 2.找一家可信赖的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或律师事务所提供服务。 3.积极快速的进行前期确权,国内商标采取的是在先申请原则,所以应及时递交商标局申请,避免被他人抢注。 4.面对侵权行为绝不手软,应采取法律措施积极维护自身利益。 一、商标侵权的形式 商标侵权的形式如下:1.将他们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进行抢注。2.在相同商品类别模仿、复制他们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或者在不同商品类别模仿复制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3.注册商标侵害他人合法在先权利。4.将他人商标注册成企业商号的。5.将他们商标注册为域名。7.他们在先企业商号在装潢设计中突出使用侵害到他们商标权的。8.直接使用的未注册商标与他人已经注册的商标构成近似,侵害其商标专用权的。9.恶意模仿抢注、以欺骗的手段抢注他们商标的。10.明知是侵犯他们商标权的商品而依然销售的。 二、恶意抢注商标会怎么样 恶意抢注商标时,当事人可以依法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申请,宣告恶意抢注行为无效。但是这种申请是具有时间限制的,法律对此的具体规定是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在先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并且对于恶意抢注行为的无效申请,只能由相关人员提起,而非所有人都可以进行申请。 三、品牌商标抢注是什么意思 商标抢注一词的含义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商标抢注的对象基本上限于未注册商标;现阶段商标抢注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将他人已为公众熟知的商标或驰名商标在非类似商品或服务上申请注册的行为,也属于抢注。进而,将他人的创新设计、外观设计专利、企业名称和字号、著作权等其他在先权利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的行为,也应视为商标抢注。商标抢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商标抢注是指在原商标所有者之前注册该商标以获取经济利益的竞争行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商标法》第31条,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