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因工伤造成劳动者的暂时性丧失劳动能力,在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医疗费和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因工伤造成劳动者的残疾或者死亡,用人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支付伤残或者死亡补助金,并承担相关赔偿责任。 如果雇主拒绝支付因工伤造成的工资损失,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法律手段解决: 1.协商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工资问题。劳动者可以选择与雇主进行沟通,说明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法律规定,通过沟通协商的方式达成一致。 2.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仲裁解决工资问题。劳动仲裁委员会将针对申请双方进行仲裁,做出仲裁决定。仲裁决定具有法律效力。 3.法院诉讼:若经过沟通或仲裁后仍未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决工资问题。法院将对案件进行审理,并做出判决。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