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涉外合同的境外因素包括哪些? |
释义 | 涉外合同的主旨是指涉外合同具有涉外因素的特征,包括合同当事人至少一方是外国人、合同客体位于本国境外或超过本国国境、合同的某种法律事实发生于境外。 法律分析 涉外合同具有涉外因素这一特征,是涉外合同与国内合同最显著的区别。涉外合同的涉外因素一般包括下列三种情况: (一)合同的主体(即当事人)至少一方是外国人(含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下同); (二)合同的客体位于本国境外或者超过本国国境; (三)合同的某种法律事实发生于境外(如合同成立或者履行均发生于国外时,虽然合同的当事人均为本国人,仍被视为涉外因素的合同)。 拓展延伸 涉外合同中的境外因素有哪些需要注意? 涉外合同中的境外因素需要注意的内容较多。首先,需要注意合同的适用法律,即确定合同受哪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管辖。其次,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方式也是重要因素,可以选择仲裁还是诉讼,并需要明确仲裁地点或诉讼管辖地。此外,货币选择、外汇管制、国际贸易限制措施等也是涉外合同中需要关注的境外因素。还有,合同中的保险条款、知识产权保护、合同履行地的法律要求等也需要仔细考虑。总之,涉外合同中的境外因素众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法律、商业和风险因素,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结语 涉外合同的涉外因素是涉外合同与国内合同最显著的区别。涉外合同的涉外因素包括合同主体至少一方是外国人、合同客体位于本国境外或超过本国国境、合同某种法律事实发生于境外。涉外合同中的境外因素需要注意合同适用法律、争议解决方式、货币选择、外汇管制、国际贸易限制措施、保险条款、知识产权保护等。综合考虑各种法律、商业和风险因素,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十条 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由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机关查明。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律的,应当提供该国法律。 不能查明外国法律或者该国法律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五条 外国法律的适用将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第三章 投资保护 第二十一条 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的出资、利润、资本收益、资产处置所得、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依法获得的补偿或者赔偿、清算所得等,可以依法以人民币或者外汇自由汇入、汇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