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医疗保险一年交多少钱?
释义
    医疗保险主要分为职工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两大类型,不同类型不同医疗保险年度缴费金额不同。例如2017年上海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如下:
    1、70周岁以上人员:每人每年4300元,其中个人缴费370元;
    2、60-69岁人员:每人每年4300元,其中个人缴费535元;
    3、19-59岁人员:每人每年2900元,其中个人缴费720元;
    4、少年儿童:每人每年1100元,其中个人缴费110元。
    例如现行东莞职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1.8%,个人缴费比例为0.5%。用人单位11%,个人缴费2%。
    一、社保个人交纳标准是多少?
    (1)养老保险
    缴费基数:为职工上月工资总额,最高为当地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3倍,最低为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2200元。
    缴费比例:个人缴费比例都8%,单位缴费比例分别为14%和13%。
    (2)、医疗保险
    在当地,医疗保险根据缴费及对应待遇分设一档、二档和三档。
    1.医保一档
    缴费基数:为职工上月工资总额,最高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最低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目前,其最高和最低分别为31938元、6387.6元。
    缴费比例:非企业单位为8.2%(基本地补),其中单位交6.2%,个人缴交2%。
    企业单位为7.2%(基本地补),其中单位交5.2%,个人缴交2%。
    2.医保二档
    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调整后按照10646元计算
    缴费比例:为0.8%(基本地补),其中单位0.6%,个人0.2%。
    3.医保三档
    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调整后按照10646元计算
    缴费比例:为0.55%(基本地补),其中单位0.45%,个人0.1%
    (3)、生育保险
    职工生育保险由单位缴费,个人不缴费。
    缴费基数:为职工上月工资总额,最高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即31938元,最低为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2200元
    缴费比例:0.45%
    (4)、失业保险
    缴费基数:为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2200元
    缴费比例:为1%(单位0.7%,个人0.3%)
    (5)、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个人不需缴费,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缴费基数:为职工上月工资总额,最高为当地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3倍,最低为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2200元。
    缴费比例:根据行业类别分为八档基准费率,分别为:0.14%、0.28%、0.49%、0.63%、0.66%、0.78%、0.96%、1.14%。
    二、东莞社保缴费标准是什么
    社保的五个险种: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养老、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的缴费基数均按个人实际工资计算(设上下限),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按照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即与本次调整挂钩的是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基本养老保险。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缴费基数按照2017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668元)和全口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5166元)确定。缴费基数下限为全口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5166元)60%(3100元),缴费基数上限按照2017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668元)300%(20004元)确定。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企业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缴费基数按照2017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4454元)确定。工伤保险。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缴费基数按照2017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4454元)确定。缴费基数下限按照2017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4454元)60%(2672.4元)确定,缴费基数上限按照2017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4454元)300%(13362元)确定。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参加企业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职工,缴费基数按照2017年度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5135元)和东莞最低工资标准(1720元/月)确定。缴费基数下限为东莞最低工资标准(1720元/月),缴费基数上限为2017年度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5135元)300%(15405元)。2018-2019年东莞市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养老保险:公司缴13%,个人缴8%;失业保险:公司缴0.5%,个人缴0.2%;工伤保险:公司缴根据行业,个人不缴;生育保险:公司缴0.7%,个人不缴;医疗保险:公司缴1.6%,个人缴0.5%。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7: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