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兼并重组的形式有哪些 |
释义 | 企业兼并重组的形式有新设合并,吸收合并,控股合并。《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企业兼并的法律问题有哪些 企业兼并的法律问题:1.产权问题,企业兼并或企业产权交易是企业所有者的行为;2.劳动力问题,我国企业兼并中被兼并企业的人员安置问题是最大的难题;3.资产评估与国有资产增值;4.兼并中的政府行为问题;5.隐性兼并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1)债务清偿形式,指企业与债权人协商后或者通过法院的裁决,债权人对债务人进行一定数额债务的减免后以其现有资金或资产进行清偿,有现金清偿和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两种形式。(2)债务转化形式,即将原有的债务转变成股本的形式,将债权人的身份变为负债企业的股东:对债务人来说把负债转变为资本,对债权人来说,把原有的债权转变为股权(3)修改债务条件,即将原有债务形成时所达成的协议内容进行一定的修改,比如债务偿还的期限、偿还时所支付的利息水平、偿还时对债务本金和利息进行修改,来获取企业偿还债务的时间和空间。(4)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使用。风险提示:在我国企业进行重组过程中,大多数选择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方式来完成资产的重组,这样可以给负债企业更大的财务自由和选择余地,争取以更低的成本、更短的时间、更安全完成整个重组过程。 企业债务重组的主要形式有什么 企业债务重组的主要形式有以下这些:1、以资产清偿债务;2、债务转为资本;3、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降低利率、免去应付未付利息等;4、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1)债务的一部分以资产清偿,另一部分则转为资本;(2)债务的一部分以资产清偿,另一部分则修改其他债务条件;(3)债务的一部分转为资本,另一部分则修改其他债务条件;(4)债务的一部分以资产清偿,一部分转为资本,另一部分则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企业债务重组的条件有哪些 根据《关于做好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金融债务重组的企业,至少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企业发展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2、企业产品或服务有市场、发展有前景,有一定的重组价值;3、企业和债权银行业、金融机构有金融债务重组意愿。另外,当企业具备债务重组的条件后,企业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债务重组:1、债务人转让其资产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2、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同时债权人将债权转为股权;3、减少债务本金、降低利率、免去应付未付的利息;4、采用以上三种方式共同清偿。 企业资产重组的方式有哪些 企业资产重组分为内部重组和外部重组。1、内部重组是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和资产配置发生变化,资产的所有权不发生转移,属于企业内部经营和管理行为。2、外部重组,是使企业或企业之间通过资产的买卖(收购、兼并)、互换等形式配置优良资产。外部重组的方式如下:(1)收购兼并。是指上市公司收购其他企业股权或资产、兼并其他企业,或采取定向扩股合并其他企业。(2)股权转让,包括非流通股的划拨、有偿转让和拍卖等,以及流通股的二级市场购并。(3)资产剥离或所拥有股权出售,是指上市公司将企业资产或所拥有股权从企业中分离、出售的行为。(4)资产置换,包括上市公司资产与公司外部资产或股权互换的活动。(5)其他方式。一般有国有股回购、债务重组、托管、公司分拆、租赁等。3、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五十三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向收购人协议转让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的,应当对收购人的主体资格、诚信情况及收购意图进行调查,并在其权益变动报告书中披露有关调查情况。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未清偿其对公司的负债,未解除公司为其负债提供的担保,或者存在损害公司利益的其他情形的,被收购公司董事会应当对前述情形及时予以披露,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公司利益。 该内容由 王远义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