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加强内部审计以及做好风险导向 |
释义 | 内部审计的兴起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内部审计,不断发现企业(单位)运作中的问题和风险,从而解决问题、完善管理。因此,内审已经成为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水平,规避经营风险的基础手段。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 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模式,是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判断被审单位的风险及其程度,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状况、程度而采取的相应的审计策略,目的是加强对高风险的实质性测试,将风险降至最低。 在实际操作中,风险导向审计主要集中在重大项目的决策和运作上,越是重大项目和决策,风险导向审计就越应当贯穿于事前、事中甚至事后整个过程,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审计建议,从而尽可能地帮助企业降低决策和运营风险,防止和尽量避免后遗症。 二、风险导向审计的范围和方式 1、风险导向审计不是面面俱到,不是对一个企业(单位)的全面审计,而是抓住重要问题,尤其是事关全局的大问题,在操作形式上主要体现为重点项目审计。 笔者在广播电视行业工作,本单位是一个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本单位为例,开展内审工作比较早(从2002年开始),但最初的内窜工作仍然主要是传统的财务审计,主要是针对各下属单位和部门的财务收支,经济业务,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及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事后审计,与大多数同类审计一样,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亡羊补牢”上。随着内审工作的开展,我们认识到,仅仅停留在事后性的财务审计上,是不能适应事业高速发展需要的。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尽快缩短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呢?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必须将审计工作前置,同时提升内审工作地位,把内部审计当作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重大项目建设和设备集中采购时必须进行风险审计,防止决策失误。 为了保证风险审计的准确性,我们根据学科分工细,专业要求高,更新换代快的行业特点,从事业未来发展的高度, 该内容由 张胜云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