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男子聚餐时猝死,一起就餐的人需要承担责任吗 |
释义 | 案情简介: 年终酒局上,陶先生在参加公司聚餐时,晚饭喝完白酒之后又去KTV喝了一些啤酒,之后被人发现死亡。家属指责组织聚餐人员,将一同聚餐的人员告上法庭,要求“给说法”。 法律解析: 恶意劝酒者要承担法律责任 和这起案件很相似,以往的醉死纠纷中,家属要么提出一同饮酒的劝酒者承担责任,如果单位上组织的饭局,就要单位承担责任。那在这类纠纷中,组织者和劝酒者应不应该担责呢? 对于组织者,要看其是否对饮酒者的健康安全尽到了最大的注意义务。而劝酒者是否负法律责任,还得从其行为的法律特征来分析。饮酒者出现人身损害,主要是看劝酒者是否对受害者构成侵权。饮酒者如果是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能力人,他应该知道饮酒的行为对于自己的身体所产生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饮酒造成人身伤亡的事故,饮酒者应承担主要责任。 对于劝酒者是否构成侵权,要看劝酒的具体情节。如果劝酒者在明知对方继续饮酒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或明知对方从事特殊行业,比如司机,且饮酒后又必须驾车会存在危险性,仍然继续劝酒,就超出了善意的界限,这就是故意或者过失,就可以认定侵权。这种侵权的责任并不是全部的,如果把全部责任都推给劝酒者也是不公平的,作为劝酒者应承担公平的责任,法院一般会判决劝酒者承担一定的责任。 此外,如果发现饮酒者意识不清或情绪失控,共饮者应当劝其停止饮酒,并有义务将他送到亲属身边、医院或者安全处,在这种情况下,不承担过错;如果发现对方已经失控,仍劝说对方多喝,如果发生人身损害或交通事故,劝酒者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因公醉死算工伤有争议 2009年,重庆市高院规定,职工在工作中或工作前饮用酒类食品,工作中受酒精作用影响,行为处于非正常状态,由于本人的行为造成伤亡的,可视为醉酒,用人单位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规定同时明确,职工受领导指派或任务安排喝“招待酒”,造成伤亡的行为应该算工伤。 重庆因公喝酒醉死可算工伤,虽然这和《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内容有一定的差异。《工伤保险条例》规定:“醉酒导致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而如果喝酒不是因为单位的行为,而是个人行为,因为酒精作用,发生如摔伤等行为就不应算工伤。”但现在很多单位的职工出去吃饭喝酒都是受领导的指派,大多数情况下都处于被动,一旦喝出了“事故”,这条规定可以保护弱势的职工,同时也能警告用人单位,对职工的健康负责。但也有不同的观点,用人单位指派应酬致伤亡即算工伤,无疑给某些领导提供了一个“自我指派”的机会,实际上就是肯定了公款吃喝的合理性。 每到年底,很多公司会组织年会,这本来是一种福利,员工都是成年人,对自身健康和酒量也有一定的认识,如果因为喝酒而猝死,公司方面如果没有明显过错的话,需要承担的责任还是比较小的。如果与死者喝酒的人有强制喝酒或者劝酒的行为,那么可能需要承担比公司更大的责任。如果与死者喝酒的人明知对方酒量不行或者明知对方喝多了,还坚持劝酒,就构成了法律上的因果关系,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年终酒局要注意哪些事? 1.喝酒千万要控制自己的酒量,不能贪杯,这是喝酒的第一要义。 2.喝酒时要多喝白开水,因为喝酒时喝白开水不仅可以稀释酒精的浓度,还可以解酒。 3.喝酒时可以喝点葛-花茶。葛就是中药葛-根地上树干开的花,具有解酒的作用。中医学里常用的解酒方叫做葛-花解酲汤,所用的主要药物就是葛-花。 4.提醒酒桌上的朋友,可在喝酒前喝一杯牛奶或者先吃点饭菜,在喝酒过程中,多吃一些解酒的食物如豆腐、西红柿、芹菜等。 5.海鲜和啤酒切忌一起食用。 6.谨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为了他人的安全,也为了你的幸福。 7.如果不小心喝多了,,出现醉酒的现象,首先要做的是避免开车。 8.如果醉酒了,尽量把酒吐出来,因为吐出来之后很快就会醒酒,而且不会影响健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