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劳动者遭遇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时,可向当地劳动局投诉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及赔偿金。亦可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应依法发出支付令。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局去投诉,或者直接去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并可以要求单位支付赔偿金。也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拓展延伸 劳动者遭遇拖欠工资,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当劳动者遭遇拖欠工资时,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是采取合适的行动。首先,劳动者应与雇主进行积极沟通,明确表达对拖欠工资的不满,并要求支付欠款。如果雇主拒绝支付或无法达成一致,劳动者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相关劳动法律规定,了解自身权益和维权途径。其次,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工会投诉举报雇主的拖欠行为,寻求相关机构的帮助和支持。此外,劳动者还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并可能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维护自身权益需要坚定的决心和合法的手段,劳动者应当积极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自身的劳动成果得到应有的回报。 结语 劳动者遭遇拖欠工资时,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是采取合适的行动。可以向劳动局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投诉申请仲裁,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和赔偿金。也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将依法发出支付令。维护权益需坚决决心和合法手段,劳动者应积极争取劳动成果的应有回报。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